健康科普

前沿科普助力疾病恢复,疾病知识改变健康意识

健康知识
“累”有时不是没休息好,或是出现了贫血!关注血红蛋白的数值
来源:   作者:

你是否常感疲惫、头晕、乏力,并将其视为现代生活的常态?请注意,这些信号可能远非简单的“亚健康”,而是身体在发出贫血的警报!据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(2002年)》显示,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达15.2%,然而多数人往往在体检时才惊觉自己已身处贫血状态。尤其当体内血红蛋白(Hb)水平跌至特定数值之下,健康风险将显著攀升。今天,我们一同揭示贫血的真相,并郑重提醒:警惕“隐形缺氧”悄然侵蚀你的健康根基!


未标题-1.jpg


贫血的根源何在?

贫血的成因主要可归纳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损耗过度两大方面。在生成不足的原因中,缺铁最为普遍。中国营养学会女性营养健康工作组2021年发布的研究(针对我国18~49岁女性)指出,《2021中国白领女性膳食健康白皮书》显示,高达72.2%的调查对象铁摄入量未达推荐标准,面临铁缺乏风险。
此外,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同样会抑制红细胞生成,这与饮食结构、妊娠状态、消化系统疾病或叶酸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。某些骨髓疾病、慢性肾病等也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。

血红蛋白警戒线在哪里?

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,也是外科手术前后常见的并发症。其中,缺铁性贫血不仅是最常见的类型,更可能影响肿瘤、消化系统疾病、慢性肾病及心力衰竭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预后走向。因此,及时掌握自身是否贫血至关重要。
血红蛋白作为诊断贫血的核心指标,其浓度的下降程度直接关联贫血的严重性。当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时,必须引起高度警觉,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界定标准:成年男性Hb<120g/L、非妊娠女性Hb<110g/L,即可诊断为贫血。另外,不同地域医院对于贫血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。

构筑贫血防线

预防贫血,需从生活细节着手。对于贫血高危人群(如孕妇、青少年、月经过多者、素食者),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常规筛查。
日常生活中,倡导改善生活习惯:坚决戒烟限酒、保证规律作息、进行适度运动。同时需谨慎使用可能诱发贫血的药物,例如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存在引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,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。


dc28728716c006ad68576915a3f6b60.jpg


石家庄慈爱中医院强调:贫血绝非小事,它可能是慢性疾病乃至重大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。若你长期被疲劳、头晕所困扰,切勿简单归咎于“没休息好”。务必及时检测血红蛋白水平,查明其背后真正的元凶,守护自身健康。

发布时间:2025-08-01  阅读:3次
0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3315993289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

扫描微信二维码到手机
石家庄慈爱中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

1、任何有关血液病,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“石家庄慈爱中医院”直接与我们在线医护沟通交流;

2、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,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;

3、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公众号,可享受最新活动优惠。